
2023 年 1 月 14 日,中山市环境保护技术中心成功组织召开 2022 年度工作总结会议。会议由技术中心新闻发言人、副理事长兼主任罗旌生同志主持,中心全体领导及职工共同参会。会上,罗旌生同志发表重要讲话,全面总结回顾了 2022 年工作,并对 2023 年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安排。
2022年,中山市环境保护技术中心(以下称“技术中心”)在市民政局、市生态环境局的正确领导下,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计划落实,通过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性服务、组织各类技术培训、拓展业务服务领域等工作,为中山市的环境保护事业贡献了力量。
一、2022年工作总结
(一)社会公益性服务
1.公益服务活动: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积极开展东港湾社区困难户新春慰问活动,为困难群众送关怀、解难题。同时,鉴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,捐赠防疫物资给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,助力学校防疫,保障师生健康安全,支持校园教学秩序。
2.合作交流:与中山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交流,促进不同行业在环保理念和实践上相互学习借鉴,为后续联合行动、推动中山市环保工作奠定基础。
(二)技术培训
2022年,技术中心构建多层次技术培训与业务服务体系,全面提升本地环保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与环境管理水平。组织环保从业人员业务培训暨座谈会,邀请行业专家解读政策法规、技术应用及案例,同步通过座谈促进信息共享;开展建设项目环评全过程管理专项培训,系统解析全流程环评规范与要点,提升管控科学性;举办企事业单位环境应急培训,涵盖风险识别、预案编制及应急演练等实操内容,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。
(三)业务服务
业务服务层面,与广州环科院、广东智环创新环境科技公司战略合作,整合资源开展环保科研与技术推广,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支撑。技术开发聚焦智慧化管理与污染防治:运用物联网、大数据建成冠承电器及工业园区环境智慧管理平台,实现企业生产数据实时监测、园区环境动态集中管控,其中工业园区项目通过差异化监管、健康码设计等机制提升管理精准性;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、土壤污染防治常态化咨询等项目,经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,为污染防治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,助力《中山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办法》等政策落地。此外,构建船舶大气污染海陆空立体监管体系,实施饮用水水源地智慧化巡查,通过卫星遥感、无人机巡查等多手段协同,形成“天上+地面+水域”环境监测网络,改善沿海空气质量与居民饮水安全。上述工作彰显技术中心环境治理创新能力,通过“技术赋能+政策协同”模式,为中山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提供坚实支撑。
二、2023年工作计划
2023年,技术中心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,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,在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和理事会的领导支持下,紧扣“节能、环保、咨询”核心方向,结合前期发展基础与实际需求,聚焦重点、精准发力,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。现将本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如下:
(一)着力优化技术服务体系,提升服务效能
完善环保咨询与应急服务,建立环保咨询线上服务平台,整合政策法规、技术标准等资源,为企业提供实时在线咨询服务,优化应急演练方案提升应急处置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水平。
(二)着力强化科研创新与能力建设,增强发展的后劲
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完善内部培训体系,开设更多技术培训课程,提升员工的综合素养,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活力。同时,健全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,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,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活力,为技术中心的科研创新和业务拓展提供坚实的保障。
(三)完善机制建设,强化品牌引领
系统构建科学规范管理体系,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。业务质量管理上,建立覆盖项目立项、实施到验收的全过程管控体系,明确各环节质量标准与责任分工。品牌建设上,制定专项规划明确定位与目标,通过强化技术创新等举措塑造专业、负责、创新的品牌形象,依托多种渠道宣传推广,提升知名度、美誉度与影响力。
(四)明确业务目标,推动可持续发展
积极开拓新的市场领域,推动业务收入保持稳定;在成本控制上,持续优化内部管理流程,有效控制成本增幅;在服务质量提升上,通过强化质量管理与客户反馈机制,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。通过实现上述目标,推动技术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,为中山市环境保护事业作出更大贡献。